查看原文
其他

周五那天,就看到了郑州暴雨调查报告。心情既震撼,又复杂。这份报告,把我的记忆拉回到半年前。身处灾害遇难人数最多的重灾区荥阳市,720当天,我在高铁西站等车六个多小时,准备去北京出差参会,眼瞅着雨越下越大,我还各种打车去东站。 打车未果,只能回家,想开车前往,被媳妇劝住。晚上就看到地铁5号线、京广路隧道事故。 躺着床上看着求救信息和现场画面,既有劫后余生的后怕,也有后知后觉、无能为力的羞愧。 之后三个月,我以公益人和媒体人身份走访和支持过很多灾区村庄,报告中提到的荥阳王宗店、汜水镇等,都是我们曾重点支持的地方,和当地的受灾群众也建立了紧密的关联。灾后的王宗店村委门口。一个整体感受,就是郑州受灾最重,尤其是西部山区,但得到的支持和关注并不够多。 报告数据显示,河南150个县(市、区)1478.6万人受灾,因灾死亡失踪398人,其中郑州市380人、占全省95.5%;直接经济损失1200.6亿元,其中郑州市409亿元、占全省34.1%。 同时,我也参与了一些灾害的学术研讨,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和反思这场灾害。因此,更有责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建议,不管是作为普通市民,还是作为参与救灾的公益人、媒体人。 先说报告震撼之处吧,三个地方让我“没想到”: 1、没想到报告这么敢说。 首先,重大事件毫不避讳。地铁5号线、京广路隧道都是大家最为痛心的,因为现场清理时没有媒体现场直播,也没有市民在场见证,对于具体的遇难人数,民间一直持有疑问。 调查报告对这两起事件做了详尽回顾,将其认定为责任事故,地铁中的撤出人数、隧道中的车辆数量都特别精确,让人信服,民间的疑问也可以划上一个句号了。 其次,严厉批评当地表现。“迟报瞒报因灾死亡失踪人数”一节,被很多媒体重点标记解读。如果没有这份报告,媒体很难调查出三级政府系统隐瞒的重大真相。 这句话也引发热议,在全国调集力量支援郑州抢险救灾的关键时刻还在“修花坛”,伤害性不大,羞辱性极强。时任郑州书记重视市容市貌,金水路、中州大道等主干道中间都修起来花坛,“徐花坛”的雅号在民间广为流传。但灾害刚过仍以形象为重,民意就开始反弹了。 2、没想到报告这么详尽。 首先,事件具体。四起重大事故都具体到几点几分,看着这份报告,就好像在看现场回放。 其次,数据精确。为何一下雨就看海,一暴雨就成灾,报告从数据层面做了解释。 灾害过后,海绵城市的建设引发热议,这份报告就解释了为何海绵没起到作用,因为已投资的196.3 亿元中,实际与海绵城市相关的仅占 32%,而用于景观、绿化等占近56%。 另外,雨水管道2400 余公里,与建成区面积相当的城市相比相差超过一半,排水明沟等设施“十 三五”期间改造达标率仅 20%。 之前总说郑州的城市建设 “重面子、轻里子”,这下面纱掉落,从数据层面得到了直接印证。 3、没想到问责真会落实。 灾害过去半年,问责悬而未决,这次板子终于落下,整个领导班子改头换面。 书记免职换人,市长政务降级,8名涉案人员被立案侦查并逮捕,89名公职人员被问责。 其实,早在去年7月25日,灾害刚过,资深媒体人朱顺忠就呼吁中央为郑州换帅,并为之遭受“不可名状之痛苦”。他提到,如果郑州当地一开始就重视五次红色预警,就不会有50多个生命(当时数据)溘然长逝。因此,郑州应该换帅,也必须换帅。如今,尘埃落定。 尽管,单单让主政官员或主管官员负责,好像有些求全责备,因为领导并非全知全能,郑州旱了这么多年,从上到下,防洪意识普遍薄弱。而720过后,大家都开始绷紧这根弦了。 但从另一角度来看,职位越高,责任越大,不能以衡量普通市民的标准来衡量主政官员。 从报告来看,这次郑州换帅,不只能力问题、意识问题,还有态度问题。故意瞒报,系统瞒报,不只是对上级部门的不负责,更是对遇难者的不尊重。问责换帅,合乎法理,顺应情理。 读完这份报告,震撼之余也有遗憾。遗憾之处在于三点: 1、没有公布遇难名单。 防止漏报瞒报,公布名单最好,既是对逝者的悼念和尊重,家属和公众也可有所参照。 试想一下,如果每起事故下边都有具体的逝者名单,而不只是一个个数字,调查报告会更有人情,更具分量。 日本知名导演北野武,曾在311大地震后说过这一句话:“灾难,并不是死了两万人这样一件事,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,发生了两万次。” 这次郑州洪灾也是,“不是死了380人这样一件事,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,发生了380次。” 2、没有反思城市规划。 郑州防洪能力缺失,不只是因为海绵城市建设不到位,更是因为城市规划存在先天不足。 哪怕海绵城市规划全部落实,吸纳雨水的能力也是有限的,抵御不了720这样624.1毫米的日降雨量,那相当于一天时间,下完了往常一年的雨。 城市规划需要因地形便,重视历史水文,通俗来说,就是要讲风水。 郑州市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,整体海拔差了三十左右。以中州大道为界,西边海拔都在90以上,东边海拔都在90以下,而中原老城的海拔在110—130之间。 都说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,水流向的地方,就是郑州的核心地带郑东新区,这里是市区受灾最严重的地方,还是古代圃田泽所在的位置,是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后行经的地方。 如果没有地下车库分担一部分水量,估算有三千万立方,郑州市区的地表水位还会更高。 不过,如今东区建设已是既成事实,但接下来再有投资发展的话,要不要更加重视历史水文要不要兼顾西区?要不要在市区南部修建一条排洪通道,让西南山区的雨水可以绕城而过? 与之对应,帝湖小区为何总是被淹,因为这里原是七十年代建的金海水库,九十年代盖了楼盘,水域面积严重缩减; 郑州大学老区、郑大一附院附近为何被淹,其实旁边的金水河五六十年代就总涨水,需要连夜动员防汛抢险,后来河道被人为收窄了,也缺少了防汛组织和风险教育。 城市规划,不仅需要尊重历史人文,还需要尊重历史水文。人需要出路,水也需要通道啊。 3、没有提及民间力量。 这次灾害救援中,民间组织发挥了重要力量,可惜在报告中没有提及。 线上有“救命文档”,夜以继日更新,汇集了数千条求救信息,两天时间,阅读量达到650万。 线下则有蓝天等一众民间救援队,星火驰援。听王宗店村民回顾,洪灾当天,第一支赶到现场就是鹤壁蓝天救援队。两天时间,他们疏散300余名群众,救出了四个月大的小女孩。 调查报告只在最后提到要“增强全社会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,开展防灾和安全教育”,如果能在报告中肯定民间组织的作用,再有灾害来临时,民间的力量和韧性会更强。 之所以有遗憾,是因为有期待。期待这份调查报告不仅能让郑州的领导班子改头换面,更能让郑州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脱胎换骨,让郑州的城市精神和应急力量凤凰涅槃,浴火重生。 有水利学者提到,根据全国十万个雨量站监测数据计算的结果,中国的降雨带正在北移,“南涝北旱”正在变成“北涝南旱”,郑州暴雨就是例证,与七十年代的758河南水灾遥相呼应。 对郑州人、河南人来说,这样的暴雨和城市洪水,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常态,如果2022年再有一场这样的“姐妹雨”,我们能及时做好准备吗? 我们灾后重建的这些项目,能经得起考验吗? 调查报告没有提到这一问题,但这却是让郑州人、乃至所有河南人放心不下的问题。大考还有半年,而如今的郑州,正被持续三天的暴雪覆盖。 相关链接:河南灾区回访:让我落泪的六个瞬间心酸:30张照片,记录河南浚县灾后实景抗洪救灾的三道选择题:如何有效支持一线?韩青,公益人,设计师。“故事交换”和“自在学园”项目主理人,曾参与发起抗疫残障义工网络、益动中原救灾团队等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